常有人在后台留言问我们:我遇到了困境,能不能推荐几本心理类的书来读?
其实,如果只是想了解或者帮助自己和他人,相比推荐你去看那些“心理分析”类的图书,我们更推荐你去读故事或者小说因为过多的分析和理论,常会制造头脑上的冲突:比如你终于“找到了童年根源”,你知道了你胆小怕人是因为你爸太凶,而你爸太凶是因为他大概有“边缘性人格障碍”,而你爸爸“边缘”是因为他的原生家庭有创伤……然后呢?然后怎么样呢?
多年来被广泛传播的、对弗洛伊德的误解都源于:好像他只是制造了那些(耸人听闻的)“性驱动”或者“俄狄浦斯情结”或者“阴茎崇拜”……的名词/理论。甚至“精神分析”这个词汇也使得从业者不断地要被告诫和澄清:我们不分析。其实从老弗当年、到多年来心理治疗/咨询各个流派的发展,都在强调:心理修复的过程倚赖的是“关系”。理论给予的是头脑上的框架;而人只有在关系之中,处理的是情绪和感受,才能够修复和成长。
回来讲读书这件事情:你读故事/小说的时候,你有机会和故事建立一段关系,从中经验(experience)这些关系。你能从故事中经历情绪的起伏,能从主角身上看到他人的反应,你简直进入了故事中的不同关系……你有的时候被抱持,有的时候被接纳,有的时候被拒绝,有的时候被故事中的经验治疗。更好的是,故事还能帮你建立起保护(孤独太沉重了,我可以停下来喘息一下),即便是伤痛的经验,反正是假的嘛,你在体验过各种的情绪之后,仍然有空间去思考。你总是能够从故事中看见你自己,甚至可能带来修复。
所以今天我们推荐给你七部西方文学作品。他们都承载着真实生活中,庸碌日常下,普通人经历的一些永恒的伤痛和焦虑,比如孤独,比如失败,比如沮丧和感伤。愿你在这七本书里窥见生活的真相,也看见你自己。
乔纳森弗兰岑 《自由》
“每个人都固执地坚持着自己不想这样过的生活。 每个人对自己和别人都不满意,每个人和别人都不开心。 有的人害怕空虚而负重,其实空虚才是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。”
——《自由》
《自由》是美国作家弗兰岑在2010年出版的小说,被纽约时报评为“年度十大好书”第一名。其实这是一本和心理咨询相关的作品,因为作者在书中将“回忆与记录”当成了一种疗愈的方式。他通过叙述一个中产阶级家庭——患有抑郁症的妻子、老好人的丈夫和叛逆迷茫的孩子,还有浪荡不羁的摇滚歌手与第三者——的生活,来向我们展示了人是如何挣扎着边学习生存,边体察欲望和痛苦,继而在禁锢与自由之间来回摇摆,寻找着生活的意义所在。
如果你喜欢洞察生活与人性的微弱之光,乐于在细节和情绪中捕捉人的渺小与伟大。那么,阅读《自由》会是一番十分愉悦的体验。
村上春树 《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》
“不知为何,恰如其分的话总是姗姗来迟,错过最恰当的时机。”
——《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》
主人公多崎作曾有四个非常要好的朋友,他们的名字都以色彩命名。五个人度过了亲密无间的中学时代,却在多崎作大二那年集体和他绝交,且没有做出任何解释。多崎作深受打击,用了许多年的时间才恢复过来。最终,在三十六岁的时候,多崎作终于下定决心去拜访故友,试图弄清当年的真相。
这不是村上春树最好的一本书,却是他最温柔、最动人的一本书。对青春的怀念、对逝去的友谊的追寻是《多崎作》的主题,隐匿在背后的,则是每个读者都能感同身受的成长、创伤、背叛与孤独。故事的走向充满了悬念,而最终的开放式结尾又令人唏嘘感动。花甲之年的村上,用了一个返璞归真的故事,解构了每个人都有可能遇到的青春命题。
伍绮诗《无声告白》
“在上面——高度八十五英里、九十英里、九十五英里,计数器上显示——地球上的一切都会隐去,包括那些离家出走的母亲、不爱你的父亲和嘲笑你的小孩——所有东西都会收缩成针尖大小,然后完全消失。在上面,除却星辰之外,别无他物。”
——《无声告白》
不得不提的是,《无声告白》是华裔作家伍绮诗的处女作,却高居2014 美国亚马逊年度最佳图书榜第1名。伍绮诗以“莉迪亚死了,可他们还不知道”这样一句猝不及防的话作为全书的开头,娓娓道来了一个家庭的不幸,以及纠缠其中的婚姻、伦理、教育、谎言与爱……书中最动人的讲述是青少年同伴间懵懂而复杂的情感,当性取向的秘密、亲情和家庭的漩涡把他们拖入池底时,为了爱,他们依旧闭口不言。
我们终此一生,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,找到真正的自己。而在这个过程中,家是每个人赖以生存的栖息地,却也成了终身无法逃脱的牢笼。这是一个宿命般的命题,在里面,我们能看到每个人的模样。
欧文亚隆《当尼采哭泣》
“孤独只存在于孤独之中,一旦分担,它就蒸发了。”
——《当尼采哭泣》
欧文亚隆是当今世界上最著名的心理治疗师之一,亦是一名作家,《当尼采哭泣》是他撰写的一本经典心理推理小说。亚隆将真实的历史人物化作书中的主角,假托19世纪末的大师尼采和布雷尔之口,将两人合理地虚构并连结成“医生与病人”,开启了一段“谈话治疗”,探讨了情欲、友谊、婚姻、孤独、死亡、中年危机等一系列话题。无论是从心理自助、心理学研究,还是存在主义哲学的角度,《当尼采哭泣》都是一场精神的洗礼。
面对孤独、自由、真理等最本质的哲学命题时,我们往往不知所措,不愿也无力解释。但面对是唯一的选择。借用简单心理咨询师殷一婷的评论:承认我们是受限的,看清和接受那些限制我们的历史,是获得自由的第一步。
理查德耶茨 《十一种孤独》
生活之路有时会意外地转个弯,给我们的并非惊喜,只是无奈。
——《十一种孤独》
理查德耶茨(1926—1992)被称作是“焦虑时代的伟大作家”。在《十一种孤独》里,他以“旁观”而“冷酷”态度描写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普通纽约人的生活,书写了十一种孤独的人生。书中的主人公普遍地生活不如意或缺乏安全感:迷茫的男女,痛苦的病人,退役的军人……耶茨一笔一划地描写了这些普通人的普通生活,以及他们普通的孤独、失落与绝望。一如现在的很多平凡人。
生活的真相从来就不是那么可爱。快乐很简单,孤独、失败却异常复杂。也许,如果某些作品能够让我们提前对生活有所了解,那当我们面对现实时,也会显得更镇静一些。
Welcome to the real world.
约翰威廉斯 《斯通纳》
“四十三岁那年,斯通纳学会了别人在他之前早就学会的东西:你最初爱的那个人并不是你最终爱的那个人,爱不是最终目标而是一个过程。借助这个过程,一个人开始想去了解另一个人。
——《斯通纳》
《斯通纳》是一本“有的人读得很浅,有的人读得很深”的书,它讲述了一个偏远乡村的青年进入大学,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学校教职,继而结婚、生子、退休、衰老、死亡的一生。他的成就超越了他卑微的出身,但他的的一生也并不见得如何出彩。正如《纽约客》所说:《斯通纳》一书的伟大之处在于,它以不带一丝一毫悲喜的冷静洞察了生活本质的全部。它从本质上触及了预见期待的与真实体验的生活间的落差。
在这本书中,你可以读到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:爱,认同,怜悯,志业,傲骨,信任与死亡。而作者最终想告诫世人的是:即使不能拥有完美的生活,也要追求完整的自我。
卡森麦卡勒斯《心是孤独的猎手》
“我去过很多地方,但我只遇到过很少的我们。”
——《心是孤独的猎手》
“镇上有两个哑巴,他们总是在一起”——这是一句在文学史上被奉为经典的开头。麦卡勒斯在《心是孤独的猎手》中讲述了五个人物的若干种生活,无论具象的生活是怎样的,这些人物都将自我深深地隐藏起来了,一起藏起来的,还有他们深深的孤独。有人说,这真是一本枯燥的书。可是,生活的80%不就是枯燥的样子么?
只是,孤独到底是怎样的呢?是巨大的?还是渺小的?孤独是我们对抗外界的坚硬的壳,还是暴露在外的软肋?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。麦卡勒斯的孤独是巨大的,也真是因为这种巨大,他笔下的人物反而变得强大起来。也许,在洞悉了生活与孤独的真相后,强大是我们唯一的选择。